期货

集体协作找准定位

  近期,有色金属及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沪钢走势却很是“淡定”,重心稳步抬高。笔者认为,在供求关系难以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推高沪钢重心。

  需求进入淡季,供求关系难以明显改善

  9月份国内粗钢产量为4795万吨,同比下降5.9%,粗钢产量年内首次低于5000万吨,创下年内新低。而分品种来看,9月份螺纹钢与线材的产量分别为1119.62万吨与838.20万吨,分别比8月份减少8.28万吨与75.2万吨。9月份钢材产量的下降,应主要归因于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旬报显示,10月中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产量为1341万吨,全国估算值为1563万吨,日产量分别为134.1和156.3万吨,环比上旬分别下降3.3万和6.3万吨,降幅为2.4%和3.9%。但我们不应对上述数据过分乐观。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已对粗钢产量大幅下降提出质疑,原因是钢材产量下降很少甚至出现增长,这与实际不符,粗钢产量数据可能存在人为干扰和弄虚作假。另外,在传统年份,钢厂往往在11、12月份的消费淡季进行检修。但今年的情况不同,因为前期地方政府强制性的停电限产,使得部分钢厂被迫进行检修,因而主动选择在11、12月份进行检修的钢厂反而会减少,加之当前全国钢铁产量的绝对值仍然较高,后期供应压力仍然较大。

  螺纹钢和线材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天气、长假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根据以往经验,9、10月份为建筑钢材消费旺季。然而,从11月份开始,冰冻天气使得东北及华北地区不适合工地开工,带动全国的螺纹钢及线材消费进入淡季,而淡季将会持续到明天开春。由于以前铁矿石协议价格是年度定价的,市场对铁矿石价格的上涨预期往往较强,现货代理商通常进行“冬储”(即在冬天的消费淡季囤货,待第二年开春后的消费旺季卖出,同时也博取铁矿石协议价格上调带来的超额收益)。但今年协议矿的定价机制变成季度定价,协议矿的价格将更加明确,现货代理商能否保持往年的囤货热情还是个未知数。

  原材料价格稳中趋涨,推高钢材生产成本

  近期,铁矿石价格稳中有升。与此同时,海运费小幅上涨,推高铁矿石贸易商进口成本。以当前的协议价、海运费及汇率计算,当前港口的车板价(车板价为货物装上火车或者汽车的价格,一般情况下,车板价=现货价格+短途运价+地方加价+代发费)已经接近四季度协议矿的到岸价CFR(离岸价+海运费),进口铁矿石利润微薄。另外,根据季度定价机制,明年一季度协议价格将根据今年9—11月份的铁矿石现货价格决定。而今年9—10月份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有所上涨,因此明年一季度协议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当前,铁矿石进口商存在较强的囤货冲动,这也是铁矿石现货价格坚挺的原因。

  焦炭价格则在上下游的夹击中艰难上行。近期,作为焦炭原材料的炼焦煤价格小幅上涨,其中山西、贵州、河南等地的炼焦煤价格上涨约100元/吨。与此同时,9、10月份钢铁行业的产量小幅下降,带动焦炭需求萎缩,焦炭价格上行乏力,每吨涨幅仅为50元左右。产品涨价的幅度并未赶上原材料涨幅,导致焦厂的亏损更加严重。目前炼焦环节的亏损在200—300元/吨。焦厂继续采取“限产保价”策略。以山东为例,山东焦化协会出台的11月份焦炭市场指导意见要求当地焦炭企业按照30%的限产幅度安排生产,并上调11月份焦炭市场指导价格,其中准一级冶金焦出厂指导价上调100元/吨至1950元/吨,二级冶金焦出厂指导价上调100元/吨至1850元/吨。

  期现货价差偏小,为沪钢带来支撑

  一般来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会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价差,这个价差主要包括持仓成本和一定幅度的正常溢价。对于螺纹钢期货而言,期现货价差维持在30元/吨/月的水平较为合理。当前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与上海现货的价差在100元/吨以内,处于偏低的水平。钢厂在当前价位进行卖出套保的动能有所减弱,将为期价带来一定支撑。虽然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但仍处于微利状态。中钢协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大中型钢铁企业今年前9个月销售利润率仅为2.84%,其中9月份钢铁行业利润率仅为1.16%,远低于我国工业行业5%左右的平均水平。在“微利”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一旦期价涨幅过猛并出现明显升水,卖出套保资金将会加大套保力度。

  建筑钢材消费进入淡季,供求关系在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但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推高钢材生产成本,并进一步推动沪钢重心上移。卖出套保资金参与钢材期货的兴趣较高,导致沪钢在每一次突破后往往面临更为强大的卖压,因此,投资者宜采取逢低买入的操作策略,尽量避免突破后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