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产生的过程
从历史的一个角度看,期货交易是市场上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人类社会就是因为有了生产,便开始出现了物品进行交换,由此便出现了商品货币交换的一个关系,出现其他形式的商品贸易行为。随着商品经济在市场上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力在社会上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在市场上不断的进行开展,期货知识开始变得重要,世界市场在这个时候慢慢形成,市场的供求现状变化变得更加复杂,仅仅一次性显示市场供求预期变化的交易价格,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现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有能连续地反映潜在供求状况下变化全过程的价格,以便大多数生产经营者能够根据数据比较及时的调整商品生产,以及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价格的不利变动的因素而产生市场上的价格风险,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顺利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期货交易就这样产生了。
(一)期货交易的萌芽
从历史上看,很早就有了期货交易的萌芽,那个时候进行主要交易的是物物交换,但已略显期货交易特征。始于13世纪比利时安特卫普和16、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远期合约交易等。其中15世纪,日本出现了“粮食票据”。成为最早的略具期货特征的交易方式。
(二)期货交易市场上逐渐形成的过程
19世纪30至40年代,由于美国中西部在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开发,芝加哥因毗邻中西部平原和密歇根潮,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中西部的谷物大多在这个地方进行汇集,然后再从这个地方向东部消费区运送。然而,由于粮食的生产有它自身特有的季节,再由于在当时的时候仓库不足,交通不便和没有一定的技术指标分析。粮食供和求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在每年收获谷物的季节,农场主们用车船将谷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的上市,供给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当地市场所需要的量。由于仓储设施严重不足,粮食购销商没有办法采取首先购入大量的谷物再趁机进行出售的这么一个做法,所以谷物价格不断的下跌,无人问津。但是,到了来年春季,因粮食短缺,价格飞涨,消费者受到了价格上涨的迫害。如此循环往复,在供求关系不断的冲击下,粮食商提前开始行动,他们在交通比较便利的旁边建立一个仓库,在农作物收货的时候从农场主那里买进粮食,来年发往外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供求因为季节出现的供求矛盾。不过,粮食商为此承担了很大的价格风险,如果在第二年的时候粮价开始下跌,利润就会减少,甚至亏本。为此,粮食商在买入谷物后需要到芝加哥,与这里的粮食加工商、销售商签约来年春季的一个队粮食进行供货的合同,用来提前确定粮食的销售价格,进而确保利润。他们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摸索出了一套远期交易模式。
1848年,芝加哥有82位商人创建了芝加哥进行交易的一个期货交易所。刚开始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运输和储备条件,在市场上促成买卖两者达成一定的交易。1851年,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开始引进了还不常见的远期合同。当时,粮食运输其实并不是特别可靠,轮船航班也不是能明确的确定,从美国东部和欧洲传来的供求消息很长时间才能传到芝加哥,价格波动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便可利用远期合同的作用,进而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避免粮食运到芝加每时因价格下跌或需求不足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其他的原因所引起的费用上涨的风险,来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远期合同的出现标志着芝加哥交易所从现货贸易向前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