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

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发展史

  香港期货交易所的前身是1977年开始运营的香港商品交易所。香港商品交易所起初经营原糖和棉花交易,1979年开始大豆交易,1986年5月生指数期货合约开始交易,交易量迅速超过其它合约,占1987年总交易量的87%。

  香港商品交易所最初每5年进行一次检讨,1982年的检讨认为其经营并未获得成功,1984年对交易所改组和对管理条例修订后才重新发牌,将香港“商品”交易所更名为“期货”交易所,并把生指数期货定为期货交易的头类合约。

  1998年生指数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90%以上。目前在香港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还有红筹股票指数、个股等金融品种的期货和期权。由于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着发达的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和黄金市场,因此,香港期货交易所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经历过多次牛市、股灾,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证券市场渐趋成熟。1999年,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公布,为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及迎接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建议把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与香港期货交易所(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并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港交所,HKEx)拥有,当时联交所共有570家会员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机构完成合并,香港交易所(HKEx:0388)于2000年6月27日以介绍形式在联交所上市。

  港商交所即将推出的32金衡盎司黄金期货合约可为广泛的市场参与者做套期保值、套利和其他投资策略之用。此外,为满足亚洲时区内缺乏国际定价机制的市场的需求,港商交所的黄金期货合约特在合约设计过程中加入如下特点:

  在香港进行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实物交割;

  在功能强大的高端电子平台上执行交易;

  世界一流的结算功能;

  为吸引全球的市场流动性而延长的每日交易时段;

  为亚洲市场参与者量身定做的合约条款。

  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及交易最活跃的商品之一。对黄金的需求主要来自珠宝市场、制造业和金融投资者三方面。与此同时,黄金拥有既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和又可以作为货币资产的特性。

  尽管黄金在亚洲拥有悠久的交易历史,然而黄金的价格形成却主要集中在北美及欧洲市场。近年来,中国和印度强劲的经济发展成为亚洲黄金期货交易潜在贸易需求的主要推动力。

  从历史上看,香港一直是世界领先的黄金贸易中心之一,并且在亚洲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香港生机勃勃的金融基础设施发展确保其与国际领先的市场参与者对接,并能深入至地区及国际的流动性蓄水池。

  港商交所的黄金合约交易时间从香港时间8点持续至香港时间23点,与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同时开市,覆盖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头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开盘、及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二盘的运作时段。

  尽管亚洲期货交易所的交易量已经显著提高,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合约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性的黄金价格基准合约。如果没有一个区域的基准,黄金的真正价格发现将或者限制在当地国内市场,或者依赖於欧洲或北美市场。各国国内市场通常限制外资参与,或使用货币和税收等限制手段来到到这一目的。而来自於西半球的全球价格基准并不足以为亚洲交易商提供精确的套期保值价格参考。

  港商交所为满足亚洲交易团体对於建立亚洲区内的黄金期货标准合约的需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