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

品种选择的重要性

  品种选择的重要性:

  期货圈远比任何其他行业更热衷于分享“成功经验”,尽管这些“经验”往往带有误导性,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传播范围。例如,一直被技术派奉为圭臬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品种,严格遵循信号操作”,对于技术狂来说,或许这样做就可以心无旁骛,以建立稳定的交易系统,但如果那些信奉基本面分析的投资者,也囫囵吞枣地接受这个建议,就令人怀疑他的分析水平了。事实上,分析师行业里也确实流行着“品种限定”的业务特点(例如,铜期货分析师、大豆期货分析师),但笔者认为,这种业务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让分析和交易的对接产生了南辕北辙的效果。本文试着从两个角度对品种选择的重要性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第一,涨跌概念具有相对性

  品种分析的目的是预测涨跌,但如果我们仅把注意力锚定在一个品种上,反而会使判断流于形式化。目前通行的分析思路是,我们只对品种的供需面做纵向分析,而从不对各品种之间的价差关系作横向分析。而实际观察的结果却显示,后者往往是决定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

  例如,当铜出现增产消息时,我们倾向于认为供给增加,对价格构成压力。但如果因此匆忙得出“铜将会下跌”的结论则显得有些粗线条了。在这个强调有粗有细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对上述假设继续延伸。再假设一:此时铝和锌的产量同时增加,并且增加的速度大于铜,那么铜价应该上涨还是下跌?再假设二:假设此时正处在牛市中,隔天的市场表现是:铝和锌大幅上涨,而铜价转入振荡。那么能否把铜价的相对弱势看成对“产量利空”的反映呢?对上述两个再假设的回答引申出了一个特别的思考角度:供需变化引发的涨跌,只有在其他品种供需面恒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正是经济学家阐述问题的独有句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但很遗憾,我们不可能把期货市场当成一个实验室,现实中其他条件一直在变化。这种经济学家的“假设思维”只能训练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不能对市场分析提供现成的答案。

  回到经验层面,对价格与供需因子之间的互动观察得越深入,我们越是会发现供需的变化只有在相对水平上才有意义。那些供需偏紧的品种在牛市中,通常会成为领涨先锋,而在熊市中则跌幅相对有限。但如果我们不研判市场大势,不将各品种基本面做横向比较,执着于某个品种单独的信息影响,结果往往是陷入误区,成为“供需输入,涨跌输出”的数据工厂。

  第二,品种选择决定操作难度

  我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战胜市场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市场大势,而对品种的选择决定了操作的难度。举例来说,那些擅长基本分析的左侧交易者,策略上选择在市场调整时分批买入,以期望在市场强势回归中获取波段利润。而为了保障交易整体的平衡以及规避预测失误带来的风险,通常会设定一定比例的保护性止损。这时,选择品种的重要性会显得尤其突出。在跌势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供需面偏紧的品种总是最早企稳回升,而此时领跌的品种或许已经发出了止损信号。这意味着,同样的操作策略应用在不同的品种上时,最终的操作绩效却天差地别。最乐观的情况下,仓位已经开始实现获利,而最悲观的情况下,仓位已经被清除出局了。

  以LME铜和LME铝两个品种为例,2010年4月下旬基本金属市场展开一轮中级调整趋势,至6月上旬价格在前期调整低点附近找到支撑,开始止跌回稳。但从技术图表上看,两者在细微处的表现差距足以对交易产生决定性影响。铝在5月份第三周已经开始跌破前期调整低点。而在利多信息提振下铜价直到6月份第一周才开始测试前低支撑。同时观察两者在弱势中的反弹力度,铝在5月份第4周反弹失利阴线报收,而相同时间内铜价却在突破前周高点之后,以阳线报收(短线客能理解这意味着什么)。最终,铜在6月份第二周以中阳线展开涨势,从而在技术图标上形成假突破形态,而此时,铝价已经完成破位,正在回抽前期颈线!仅仅两三周的走势转化,对于操作者而言,个中滋味却值得反思。假设同样看多的两位投资者,选择铜意味着更快的获利速度并且避免了止损出局的尴尬,而选择铝的投资者则已经开始面对止损警报了。

  不仅对于那些波段操作者来说,品种的选择将对资金效率构成巨大的影响。在长周期分析面前,品种选择的重要性也随着时间的延伸变得更加明显,对期货市场长期趋势的观察印证了这个观点。

  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早期因为刺激政策释放的货币主动性通过信贷途径集中进入投资领域,带动工业品涨幅要大于农产品,而后期货币经过工资形式分摊到大众手中,此时农产品涨幅通常开始变得更加引人注目(投资者可以参考2009年金属市场表现和2010年农产品市场表现的对比)。最起码从实战层面上,这种大周期内,不同经济属性的商品强弱轮换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趋势投资者来说,准确预测市场大势只是战胜市场的第一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最具操作价值的品种,才是对实战意义更大的分析目标。

  对整体市场的分析为投资者指出了交易方向,交易信号为投资者确定了买卖依据,而真正在交易过程中起到保驾护航作用的或许是选择合适的品种。这种对品种选择的重视,不仅令交易和预测实现了对接,更为投资行为本身增添了一份理性与谨慎。